English

望京中学:探索民办公助办学模式

2000-04-26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敬智 我有话说

“民办公助”——一种探索中的办学新模式正在北京的大地上悄悄兴起。它的代表之一便是首都师范大学所属的望京中学。

望京新区是众所周知的北京市的一个新兴起的现代化居民小区,伴随着居民的逐渐迁入,群众迫切地需要一所高水平、高质量的中学,以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。正巧,就在望京新区所处地区,有一处首都师范大学原分校校舍。由于北京市所属大学统一调整布局,分校办学迁移到位于海淀区的首师大校区,该校舍关闭。若继续空下去,后果可想而知。

于是,首都师范大学领导决定,由首师大附中承办,在望京新区附近办望京中学。

平地起一所中学,哪有那么容易,办学资金哪儿来?怎么办?经过反复研究,他们决定试办一所“民办公助”的新型中学。首都师范大学作为公助方将已关门的分校校舍免费给望京中学使用,除此之外的所有费用由望京中学自筹。1999年初,首师大附中书记刘彦弟受命组建这一新机制的望京中学,当时困难确实不小,但也有它的优势,首先它的师资和声誉影响全部来自首都师大附中,这使它与一般民办学校大不相同,学校的办学质量一开始便获得家长们的认可。其次,由于它的校舍是原停办的首师大分校,这样既盘活了旧校舍,又大大降低了入校学生的负担。不多的学费,是一般家庭都负担得起的。1999年9月开学时,学校共有初一、高一7个班,280名学生。

为了保证教学质量,同时培养独生子女的集体主义精神,新学校采用了全员住宿制,星期五放假,星期日晚返校。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经过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共同努力,办学效果很好。在不久前举行的三项测试中,这所刚办起来的新型学校在朝阳区名列前茅。与此同时,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、爱国爱校精神、艰苦奋斗精神、生活能力、自理能力、合作交往能力等各项素质也得到了提高。

当成功之后再回过头看看的时候,人们发现,这种新办学模式的好处是很多的。首先,它将公办重点学校的优点全部保留了下来,并且立即就获得了社会和家长们的认同,一年下来的事实也证实了这种认同的正确性。其次,作为转型时期的新型办学体制,在用人制度、资金来源和使用等方面均在尝试着一种新的改革的探索。它集公办与民办的优势,又除去了它们各自的弊病与不足。由于民办公助学校拥有自主权,对教职员工的奖优罚劣得到了彻底的贯彻,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被真正调动了起来,这是该校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。

望京中学的问世,不仅盘活了一所陈旧的校舍,还盘活了原首师大分校一大批留守处人员,使他们重新就业,焕发了新的生机。在解决望京新区孩子入学的大问题的同时,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